学生性教育滞后是教育界公认的现实。因为面对眼下这批“日长夜大”的孩子,性教育更显得捉襟见肘。城市中的青少年性生理发育较0年前提前约“岁”,“第一次约会”年龄下降为4.5岁,近半数与异性有身体接触,但他们性知识最主要的来源是大众传媒,仍以“自学”为主时逢过节,热闹的是学生,敏感的是老师和家长。“我孩子收到同学送的贺卡,上面有一颗红色的爱心!”“神经过敏”的父母们这些天忙着将“情报”直接递送到老师那里,分析、推理、论证;而孩子们说,大人们的担忧都不在“点”上。这一代的孩子早熟起来一位市重点高中的老师惊叹地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每天有男女生背着书包手牵手进校门的!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可如今,学生就这么做起来,老师没有思想准备,很被动。”不管老师有无准备,这一代孩子不可避免地早熟起来。从世界范围看,泛滥的营养保健品和媒体的性信息使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总体前倾,而这种趋势在我国表现得更加显著。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孩子性生理发育较0年前提早了“近岁”。其中,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从0年前的4.43岁下降到3.85岁,女生初潮的年龄则从0年前的3.38岁下降到.54岁。青少年“最初关心性方面的事情”的年龄也从0年前的4.7岁下降至目前的4.0岁。青少年身体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带来的是内心深处激烈的冲撞,开始关注自身性征的青少年有许多需要求解的“问号”。孩子的世界,让你看不懂性教育还在上演“蜻蜓点水”。学生们正以自己摸索来的一套方式彼此交往着。“我真不懂,现在的孩子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陈女士的儿子念初一,转学到新班级。“第一天,我陪儿子一起进教室,老师刚介绍完,就听见底下的小女生们议论纷纷‘好帅啊’,声音还特别响!”叫人看不懂的“镜头”有很多。留心一下,你时常能在麦当劳里看到一对男女生甜蜜地同啜一杯可乐;放学路上,背书包的他带着背书包的她,把车蹬得飞快;有时,延中绿地的石凳上两个穿校服的影子相依相偎……调查表明,有近30%的青少年表示有“亲密的非恋人异性朋友”,这一比例比0年前上升了8个百分点,而“第一次约会”的年龄下降为4.5岁。中学生中与异性身体有接触的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多(男生5.7%,女生39.8%),接触的程度也都有所加深。在已接触过异性身体的青少年中,约78%的人停留在牵手,7%左右的青少年已拥抱过异性,其余的则进入了亲吻、爱抚层面,甚至发生过性关系。“这些数字的变化,客观上来说是正常的。但需要深思的是,数字背后的世界可能落在了师长们的视线之外,成了缺乏有效引导的‘真空地带’。”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认为,要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开放的青春期性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是三根支柱,“坦诚”是根基。杨雄提出,不能指望一堂课就能使人终身免疫,相反性教育是伴随一生的。青少年性知识教育滞后旧话还得重提,学生性教育滞后是教育界公认的现实。因为面对眼下这批“日长夜大”的孩子,性教育更显得捉襟见肘。一项城市十一至十七岁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的调查更让人深思 77.37%的男青少年在自己首次遗精时没有向任何人请教,33.58%的女青少年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初潮感到惊恐。青少年在回答“婴儿由哪里出生”时,将近一半的人表示“不知道”或作了错误选择。“怎么和孩子说这种事?”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没有平等、开放、对话的心态,使得这些原本最具亲和力的性教育实施者,往往避重就轻,甚至“胡言乱语”。他们非常赞同对青少年开展健康的性教育,却回避教育者的角色,认为最好由教育部门承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