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性早熟孰紧孰慢寻根由

然而,在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杜敏联教授后,我们对性早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究竟谁才是性早熟的罪魁祸首呢?让我们看看杜教授的说法。

性早熟,食物内的激素惹的祸?

“杜教授,性早熟是种什么样的疾病呢?”我们想先弄清楚性早熟的基本定义。

“性早熟是指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的一种儿科内分泌疾病。所谓提前出现,一般认为是在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就出现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指青春期开始后,男女除性别以外其他显著的性特征,如女孩乳房、外阴发育,出现外阴分泌物;男孩睾丸、阴茎增大,长胡子,变声等等。”杜教授解释道。

“正常情况下,女孩、男孩的第二性征发育是在什么时间呢?”

“正常情况下,女孩10岁、男孩12岁左右出现青春期发育。性早熟,可以说是一朵早开的花。”

“那谁是‘催花’的凶手?是否与市场上的某些食物内含性激素有关?”我们把话题转入大家颇为关心的性激素上来。

“你指的是性早熟的病因?”杜教授沉吟了一下,“表面上是性激素,但真正的元凶在幕后。”

“幕后?”

“是的。”杜教授接着说,“性早熟的任何病因都有体内性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这一条,但确切的病因分为真性和假性两大类。真性是指与正常青春期发育一样,早熟的信号来自中枢神经系统,此时性发育过程呈进行性直至成人状态。假性性早熟则是性激素虽升高,但不会发育为真正成熟的个体。”

“真的和假的哪一种更严重?是否假性就没有事,不用管它呢?”

“并非如此。”杜教授笑了,“真性和假性只是病因上的分类,不是严重程度的分类。真性性早熟的病因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例如,与发放成熟信号有关部位的脑肿瘤、先天发育异常或炎症、创伤,这些情况以男孩子更多见;不能发现这些器质性病变的真性性早熟称为‘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更常见。

“至于假性,现在更多地把它称为外周性性早熟,它在病因上比真性的更复杂,始作俑者可以是误服性激素(如避孕药)或吃了含有性激素的食物,甚至可以是成人涂了含性激素的药物,婴幼儿皮肤接触了成人皮肤后发生早熟。此外,性腺(睾丸或卵巢)的肿瘤或囊肿,甚至性腺以外分泌性激素的肿瘤或先天性性腺的功能性疾病均可产生外周性性早熟。”

看来,吃出来的性早熟只是性早熟病例中的一小部分,远不能代表疾病的全部。

配合必要检查,弄清是真是假

“真性或假性性早熟都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发育,那么,怎么区分呢?”我们接着问。

“这确实很重要。为了明确诊断,通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杜教授笑着说,“我们做医生的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找出幕后元凶。例如,给孩子注射用以诊断的药物,抽血做有关激素水平的测定,做头颅和手的X线照片了解垂体和骨龄,做盆腔B超检查了解内生殖系统(子宫、卵巢、卵泡)的情况。完成必要检查后,医生才能将病人的情况综合起来做出全面判断。对于部分已诊断为真性性早熟的病例,有的还须做头颅CT扫描或MRI(磁共振)检查,了解是否有肿瘤的存在。”

顿了一下,杜教授接着说 “由于这些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家长应该配合医生做完有关检查,千万不要因为担心抽血、照X线等误了早期诊断。”

“听说有的女孩提早发育,但发育的却是胡须和粗哑的嗓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拿出一个自认为棘手的问题。

“这是异性性早熟,它是指出现与性别不一致的第二性征,如女孩出现阴蒂肥大、多毛、嗓音变粗或男孩出现皮肤细嫩、乳房发育等。异性性早熟虽不常见,然而一旦发生,多有较复杂的原因,尤其是小年龄发生,更加要注意仔细寻找促使早熟的凶手。”

( )


性与健康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