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船须在大暑节之前赶造成功。大暑节前数日,于五圣庙建道场,延请和尚做佛事,还愿者纷纷将礼品送到庙内,以备大暑节装船。船须由一二名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老大改乘所带之小舢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渐渐远离海岸,飘向茫茫大海。船只飘得无影无踪,才算真正被五圣接受,称得上大吉大利,如果船遇东风无法东进,涨潮时飘回海门关,乃是不吉利的征兆。驾船老大须挑选驾船技术高,且享有较高威信之人,并于五圣像前跪拜三叩头之后方可上船。放船时,众求神还愿者双手捧香,于江岸向船跪拜遥祝,口念佛号送船,一时诵声雷动,蔚为壮观。
首送之后,年年造船送船,渐成习俗。传说有一年大暑船出海后,因船上之烛火使海盗误以为商船,追赶就近喝令停船,可船行依旧,毫不理睬。盗船遂开枪射击以逼令停船,前船竟也开枪还击,令盗船无法接近。追了一夜,至天明时追上,跳上一看,竟是空无一人的大暑船。吓得海盗惊慌万状,连忙俯伏甲板,朝船上神龛连连磕头,请求饶恕。
送大暑船活动以后逐渐演变成葭沚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大暑节到来之前,各方人士就开始准备,组织者请木工赶造船只烧香求神。还愿谢罪者,做买卖的生意人、民间艺人、戏班演员等从四面八方来葭沚。一时葭沚街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送大暑船时,先要举行迎圣会,迎圣会分大迎、小迎。大年为大迎,小年为小迎,三年一大迎。迎圣会队伍前面有四人鸣锣开道,随后是八壮汉手执钢叉护持,然后是五名少年扮成的五圣,各跨骏马,由马保牵马侍候(有时亦坐彩轿)。五圣之后有四人抬的香亭或台阁,上点香烛,供两旁百姓参拜。此是主队伍。主队伍后面则是走高跷、卖水果、卖梨膏糖、唱桃街、补缸、舞龙、打花鼓、摔小球、抛瓷瓶等民间艺人化装,作各式即兴表演。最后是身穿红衣裳,颈上套白线(象征铁链锁身),手执香烛还愿的“罪人”队伍,他们都是曾经患重病,因祈祷五圣而病愈者,趁送大暑船时前来“谢罪”的。
迎圣会队伍从五圣庙出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煞是壮观。此时观者人山人海,万人空巷。队伍先缓缓两行去栅浦,然后折回向东,行至前周、东岸、闸头等地,进入葭沚大街,返回五圣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