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小女孩的委屈,希望她的父亲能懂,她要的不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能“赢”,而是被公平对待。 (视觉中国/图)
《少年说》节目曾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小女孩哭着站在舞台上说:“我有一个妹妹,她特别喜欢招惹我。每次我要教育她的时候,她就会跑到爸爸那里去告状。”爸爸听了妹妹的话,二话不说就教训姐姐,当她辩解时,他给出一句话: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节目中,他还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然而是错用了。
这一经典话语,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领域中不断被使用,都起“包浆”了。问题是,这句话折射了一个延续了不知多少年、不知多少代人的误区。这就是,这句话暗藏了“谁小谁有理”的标准,只要是大小孩与小小孩发生的争端,到“父母官”那里做评断的话,一定是大小孩输得体无完肤。《少年说》当天节目中,当台下的孩子们被问及父母如何处置姐弟之间的矛盾时,“谁小谁有理”得到了印证。例如,一名小女孩每次被弟弟惹了都不敢吭气,她爸爸还骂她活该。
吐槽少年的委屈,证明了这个事实:在一些家庭内部,关于谁有理往往不取决于实情,而是取决于“谁更小”或者“谁能闹”。而“最小的”往往是最受宠的,一旦“最小的”闹起来,而做尊长的又不能一碗水端平,那就应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潜规则。而这样的情形,不止于二胎时代。
这个话题立马让我想起我奶奶在世时吐过的槽。她年轻时,在和小几岁的人出现矛盾时,也遭遇过长辈的训斥:他们小,你还小吗?其实这些长辈,从小也是这么过来的。顺便说句,我奶奶出生于一百多年前。很多国人从小被灌输的这个歪理,形成一种怪异的传承链条。
“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还包含着“小小孩再无理也总有理”的意思,这就欺负人了。
小小孩自然没有“原罪”,他们的“胡搅蛮缠”也并非天生,症结在于,骄纵始于为人父母者。他们选择性地对自己的子女施加恩惠,把施爱不均视为理所当然,造成了一个家庭内部关系的不均衡。
问题还不止于此,“谁小谁有理”不止在一个家庭内部搅乱情感沟通,还在家庭之外制造种种争议。
曾有一日,在北京五棵松一家书店里,一名男孩不顾身边人抱怨,在店里大声嚷嚷。前来劝阻的女店员,却遭男孩指着鼻子怒骂:“信不信我抽你,信不信!”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旁边的妈妈一把护住男孩:“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搭理他”。“谁小谁有理”瞬间变成一种袒护,甚至暗含警告之意,折射了家庭教育的“跛脚”之处。
令人警醒的是,有些家长就连自家孩子做了恶、犯了法,也习惯性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想想奸杀幼女的那个13岁大连男孩,想想把男童扔下楼致其坠亡的那个10岁女孩……我们岂能唯“小”是尊、因“小”失大?
知乎上有帖子,问的是怎么反驳“他还是个孩子”。这大概率是替天下想不通的人集体代问了。确实,这句话是具有某种魔力的,神秘莫测的逻辑性、不由分说的辩驳力,织起的是匪夷所思的气场。任何话语投进这个气场,都会感觉到无力——“他还是个孩子”,简直是攻不破的金钟罩铁布衫。
认可或屈服于这种观念的大有人在。学校里,学生之间打闹,年龄大的学生或会被老师质问:“他小你也小吗?”《射雕英雄传》里,那个骄横的欧阳克到处胡作非为,而身为一代西毒的欧阳锋不还是以“他还是个孩子”肆意纵容吗?吊诡的是,“他还是个孩子”并没有时间期限,被纵容的“孩子”亦可以直到满头白发。不顾公平正义,只顾“年龄差”,这也愈加证实了这种理论的荒唐之处。
必须承认,常人在与这种说法遭遇时,虚晃一枪、避而远之的多。原因很简单,怕落入以大欺小、胜之不武的恶名中。
其实,“谁小谁有理”是“谁弱谁有理”的衍生之物。“弱”未必是真弱,“小”也未必是真小、真弱。但在形式上,两者是统一的、一致的,表达的都是一种对于正常秩序的撬动、对于公平原则的挑战甚至颠覆。
以此而论,对于这种观念,着实不能一味退让、妥协。否则,自损事小,损“公”事大。鼓吹“谁小谁有理”或“谁弱谁有理”的最终目的,是凌驾于规则与公平之上。
小女孩的委屈,希望她的父亲能懂,她要的不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能“赢”,而是被公平对待,她受的委屈绝不是应得的。目睹过“谁小谁有理”“谁弱谁有理”的人们,敲击在键盘上的疑惑和愤懑,希望法律和规则能够“听到”,人们要的不是“斤斤计较”,而是规则与道理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