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众所周知,安全性能是汽车技术永远的焦点。从安全带到ABS和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都是那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智能的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地方,现在电脑都能轻松完成。

集成安全系统

从传统上说,汽车安全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动式安全技术,即防止事故的发生;二是被动式安全技术,即事故发生后的乘员保护。现在的汽车安全技术趋势是在每个安全领域都要开发出性能更好、反应更好和分辨力更强的安全系统,使它们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乘员,迅速作出不同的反应。近年的汽车安全技术开发是两者并举但更重视前者。

集成安全系统将汽车驾驶分为五个不同的“驾驶状态”:正常状态、预警状态、躲避碰撞状态,无法躲避碰撞状态和碰撞之后状态。装备这种系统的汽车同时带有先进的雷达装置、汽车行驶中,电脑可以自动监测周围情况并进行计算。监测包括路面,迎面来的车辆和行人或其他物体,计算出驾驶员应该作出何种快速反应以及车辆应该多快减速等,然后根据情况发出各种警示信号。这些工作都能在瞬间完成。这种车内还安装有先进的测试系统,例如眼睛跟踪系统,它可以测定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疲劳程度。如果发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汽车就会发出警告以确保安全。

在躲避碰撞状态,集成安全系统会自动运用ABS制动装置,牵引力控制装置和稳定性增强设备等系统,使汽车的各个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帮助驾驶员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

智能安全气囊

自从安全气囊问世以来,这一系统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功不可没。但是,安全气囊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伤亡事故。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前部遭受一定力量的撞击后,安全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车内人员的身体由于惯性作用向前冲撞即将撞上车上设备之前起到铺垫作用,以减轻身体所受到的撞击力。由于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必须完成铺垫功能,因此气囊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弹出。据技术人员计算,安全气囊弹出的瞬间时速高达40km左右。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个子较小的驾驶人员由于身体比较靠近方向盘。车速不是特别快时发生事故,人员不是由于事故本身而受伤,而是很容易被迅速弹出的气囊击伤。多年来,美国每年都要发生一些被安全气囊打伤甚至致死的事故,安全气囊是否真正安全成为不少人争论的话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有人甚至提出在车上设置安全气囊开关,让驾驶员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安全气囊系统。

智能安全气囊有效地解决了安全气囊不十分安全的难题。一种被称为“被动式乘客识别系统”的新技术,推出了世界第一个乘员体重传感系统,使保护人员的安全气囊可以很智能地打开或收缩。传感系统可以根据乘员的体重、身高和胖瘦程度以及在座位上的具体位置,来决定安全气囊打开的确切程度,从而可以对多种体形和身高的乘员进行有识别的保护。

自动巡航技术

目前,汽车普遍拥有的巡航技术是在汽车行驶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巡航系统,汽车就会保持一个固定速度自动前进,不用再踩油门。这样可以减轻驾驶员长途行驶的疲劳,最适合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但一遇有情况,必须立即刹车减速以防止事故发生,因此,司机必须随时准备刹车,采取刹车动作以后,巡航系统自动失去功能,必须重新加速后再次设置巡航速度。新型巡航系统则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能够自动调整车速,巡航时速最低可以达到32km/h。

装上新巡航系统的汽车在街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可以将脚远远地搁在一边,车辆可自动减速、加速,仿佛有一位看不见的驾驶员在为你驾驶。人眼看得见的,自动巡航系统能察觉,就是驾驶员看不到的东西,它同样也能发现。它携带的GPS定位系统会时时提醒自动巡航系统近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突然出现的物体,例如前方路上准备穿过路口的车辆,在路边等待穿越的行人等。自动巡航系统一接受信息,马上会用它自己的“脑子”判断最佳车速应该是多少,并自动巡航行驶,待确认无潜在危险之后,又会自动恢复到较快的巡航速度。

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

新型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让驾驶员在急速行驶或转弯的汽车中不会撞得头破血流或被甩出车外。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挂、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进行“电子化连接”,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个系统进行协调,使车辆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水平,减少颠簸和快速转向时离心力造成的冲撞。

为了展示和推广这项新技术,开发商曾请汽车记者到专门的越野车试车场亲自实验。这里的路面颠簸不平又略带倾斜,空中尘土飞扬,视线一般,颇有真发生紧急情况的感受。记者被要求在汽车后座并系好安全带,可是当汽车急速拐弯时,仍感到比较明显的晃动,头差点碰到车顶。当他们向公司提出并未明显感觉到该系统优点时,技术人员建议记者再试一次,然后关闭这一系统再次前进。汽车高速行驶至刚才的弯角并急速转向,顿时使人感到有了一种车要颠覆,人要被甩出车外的感觉,记者们无一例外地用两手死死抱住前排坐椅靠背,面部表情痛苦万分。两次试乘一比较,新技术的优点自不待言。


交通安全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