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还缺了什么?

辛辛苦苦,疲于奔命,这样来形容安全监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再恰当不过。

安全工作算得上是一项名副其实全方位的工作。一个行业还是一条单线,相对来说还是简单,要是一个省,面宽难度大,工作要复杂得多。矿山企业、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烟花爆竹……都是事故的“高发区”。世人皆知矿山企业事故多,烟花爆竹年年都有大事故,其实,这几年来第一位的还是道路交通方面。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在这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时刻都崩紧自己的神经。

据了解,有的地方,为了不出重大、特大事故,甚至想出了不许10人以上同时干活的办法。但是,难道这就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之道吗?不少业内人士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究竟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还缺了点什么呢?哪里出事就扑向哪里,这样的工作方式应该做那些改进呢?

首先,机构不太适应工作现状。国家一级的有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到了各省(市、区),就有点五花八门,有的是单独设立,有的是经贸委内的二级局,有的是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几个处。安全生产上的事这么多,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局面,比如,几个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安全监察部门不出面牵头是工作不“到位”,出面牵头又有“越位”之嫌,这种体制上的不顺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多不利。不少所谓的委管局反映,省里下文件是到一级局,然后再传达给我们,有时甚至看不到文件。

机构上的不顺直接后果就是权威性的缺失。机构改革前,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工作由劳动部门负责。机构改革后,经贸委、质量技术监督局,甚至卫生管理部门都管。一项工作,多个部门管理,既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也让企业无所适从。为了加强执法力度,这一年,尤其强调了对事故责任人和行政负责人的处理,但从实践来看,并不理想。一位副局长透露,处理了10多个案例,但涉及到行政责任人的无一处理,“地方上不当回事”。

现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机关160多人,把下面机构全算上,也就3000多人,这些人全部来做,也做不过来。因此专家认为,要建立大安全的格局,把自动机制和助动机制结合起来,动员政府,社区、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注安全,形成上上下下齐抓共管的格局,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依靠专项整治。要通过专项整治活动,逐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实现安全上的长治久安。


交通安全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