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直播分享时,看到机构的一位小学员和妈妈一起进入了直播间,在直播间里亲切的跟我打招呼,那一刻突然就想象到孩子的样子,心生欢喜的同时内在跟孩子也进行了一个链接。真心为这位妈妈点赞。在目前社区严格把控,孩子们的活动仍然受限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引导孩子社交。
可能会有人疑问说:啊!这也算社交吗?对,这就是社交的一种方式。每个人似乎都以为必须要在特定的场合,具体的,有一些正式仪式感或者正式感才感觉是在社交。其实人际交往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形式。
人类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五官,身体所感受到的所有信息和刺激,是孩子形成与这个世界产生链接,发生交往的基础。因此身体发展因素是影响孩子内在交往动机的关键。
所以,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给予孩子各个感官方面的及时回应。这会给孩子搭建未来形成具体交际的场景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幼儿时期,当父母抱起孩子时,要给他轻柔的抚触,和他轻声的说话,对他做出的所有动作给予表达和传递。
比如:告诉他今天的天气,告诉他周围的环境,告诉他妈妈(爸爸)抱着他,告诉他这里的温度怎么样?对于孩子伸腿或抬胳膊等等行为,用语言传递给他:宝宝抬胳膊啦,宝宝伸腿啦……引导孩子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和他自己。
二,孩子大一点,能看了,带领孩子识别色彩,识别不同物体。能用手了,让孩子触摸不同物体,感受不同质感。做这些时都要告诉他他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尝到的都是什么。这是形成孩子未来社交过程中敏锐感知力的核心;
三,孩子能走了,会说了,多带他去户外,多带他去聚会,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人群。带领他去体验人际交往环境。多与他交流互动,在活动中引导他表达,这个表达是问孩子的感觉。
以上是从身体感官上需要从小给到孩子的训练和信息刺激,带给孩子建立自身的链接,才能为未来与更多的他人链接建立基础。
再来说一下,伴随目前疫情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提供的社交环境有哪些呢
一,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在原生家庭里的互动关系是未来他与外界建立关系的基础。因此刚才我们从成长的过程引导家长们去看到,从哪些方面去进行与孩子的互动。
那我们正处于孩子这个成长时期的家长们,就更有关注培养与孩子的互动啦。每天固定和孩子的互动,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沟通,可以是行动。
1.亲子游戏互动,一起完成一个拼装玩具,一起完成一个故事演练等等都可以;
2.沟通交流,跟孩子聊聊天,问问他做某件事的感觉,尝试回到跟他一样年龄段兴趣点,即能同理又能引导;
3.一起行动,带领孩子做家务,可以合作,也可以各自分配任务板块,再相互监督;
二,从身体发育来看,孩子长时间被封闭在有限的空间里,身体的伸展度不够会影响思维的延展性。
1.引导孩子在家庭朋友圈,好友微信群与同学,朋友,长辈以表达关心的方式相互问好,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关注范围,同时建立良好的互动方式,练习社交能力。就像文章开头我接收到的孩子的问候一样。
2.带孩子走出家门,在可以行动的区域适当运动。遇到街坊邻居,打个招呼,说个问候语。不要强迫孩子必须要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可以怎么做。给到孩子更多的交往方法和提供给孩子更多的环境。
人类相互的交往互动,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让人生多姿多彩的有效的方式。让孩子的社交在无形的父母引导中自然而然的发生,让交往的智慧在家长提供的土壤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