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

在孩子12岁前,作为家长再忙也不能忽略这些!

在孩子12岁前,作为家长再忙也不能忽略这些!

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一步是,陪伴。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与控制力,不在于父母挣钱多少,也不在于父母事业多成功,只在你为孩子依恋时期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鉴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孩子语言发展,需要爱的唠叨

经常听人常说,妈妈的唠叨,是遏制孩子自我成长的毒药。

说得越多,孩子越烦躁,越向父母意愿的反方向走。哪怕木讷的“闷葫芦”,都会开口说话!

听起来充满嘲讽的意味,但不无道理。

事实上,在语言能力形成的初始,孩子就是听着父母一遍一遍的唠叨,学会了开口讲话,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有在父母的唠叨声中,大多数孩子逐渐练就了对付唠叨的本领,强化了自己的沟通技巧。

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们照顾孩子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

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在一岁半至三岁前生活在原生家庭内,身边总有亲人爱唠叨,尤其是他自己的爸爸、妈妈。

6岁是语言发展的突变期,家长要变“说”为“听”:多倾听。

面对孩子的问题,你如果一时没有很好的办法,那就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因为过长的劝告,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你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完善的本能,会自己想办法处理好问题。

平和的语气和尊重的态度,可以更好地获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同,会让孩子信任家长的判断,领会家长的要求。

孩子在情感期,父母要多说“不”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

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动不动就自杀……

原因在于: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不仅仅是给予,更不是百般的迁就,而是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挫折,体验克制、忍耐的感受。

父母若在10岁前,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哭闹一番,负面情绪被发泄一空就好了。

如果父母不善于拒绝孩子的要求,等到青春期,你再开始说“不”,那时他们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他会离家出走、服毒自杀来威胁父母。

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

你带孩子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非要带回家。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严肃地对他说“不”。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

教育孩子,永远不要在纵目睽睽下责骂他们。最好的地方是家里的卧室,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然后告诉他“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善于表态,比起打骂、讲道理效果更好。

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恩威并施,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无理地与你闹!


儿童健康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