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法官式介入
当孩子吵得不可开交时,家长可以“法官”的身份介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例子。
一位妈妈带了包牛奶糖入园接哥哥,哥哥正和几个孩子分享糖,忽然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冲过来,从手上抢走整包糖,说:“这是我的糖!”,哥哥急坏了,大哭,说:“这是我的糖!”。
这时老师走过来,她蹲在两个孩子中间,说:“这包糖先由老师来保管。”
妈妈悄悄在老师耳朵旁说:“糖是我给泽泽的。” 但她做错了!成人不应该代替孩子描述事情,所以在家,即使家人看到了事实,也请让孩子自己描述,不要影响调解人的判断。
可以说这是一个成人介入解决的完美范例,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与双方公平公正的待遇。
这位老师的方法在十几岁孩子身上同样适用。秉持不说教、不偏私、不护小原则。了解事情来龙去脉,核实双方细节,倾听双方观点,找到矛盾点。真正做到法官式介入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3.巧用注意力转移法
当孩子争执激烈,而家长想尽快解决时,可以给他们同时布置任务,成功转移两人的注意力。
“爸爸需要你们俩现在去仓库帮他搬东西”
“你们俩过来和我把剩下的饺子包完,哥哥和面,妹妹剁馅”
成功转移两人的注意力,共同做一件事情家长还可在其中调和,既即刻停止了争吵,缓和了气氛,又还能温和解决,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家长更应该了解二胎家庭中相关的教育知识。
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孩子之间切忌比较!家长应当用和善坚定的态度鼓励孩子解决问题,并以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形成友善的合作氛围。
孩子之间竞争是正常的,关键父母之间要尊重合作。只有这样,孩子之间的竞争才会减少,尤其是相差4岁的孩子之间竞争往往会更激烈。
争斗发生时请不要选择站在任何一方。父母这种导向性行为其实会强化孩子们彼此需要竞争的信念!你觉得自己是在鼓励孩子改善,但孩子却在比较中感受到气馁,从而造成产生更多竞争的可能性。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一句朴素的话:“现在省事,以后操心!” 这些点滴,就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部分,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