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

家长怎么跟孩子聊天

家长怎么跟孩子聊天

有时候,我们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时,孩子会觉得不知从何说起。面对这种情况情况,家长们不妨采取迂回战术,以孩子的同伴为切入点。

例如,你可以先问孩子:“今天你们老师有没有批评哪个同学呢?”

孩子如果说出了一个名字,那么你就可以问他:“老师为什么会批评这个同学呢?这个同学做了什么?”

孩子就会把这位挨批同学的行为讲给你听,你听完后可以问孩子:“老师是怎么批评这个同学的呢?”当孩子描述了老师的言行后,你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这件事情,或者发表一些观点,还可以趁势问问:“那老师有没有这样批评过你呢?”

如此一来一去,你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他的同伴表现如何,借此也可以推论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比直接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要容易交流得多。

不要打断孩子说话

有的孩子可能一开始会跟家长滔滔不绝,可是慢慢地就变得不爱跟父母交流了。这时候家长要思考一下,在孩子说话时,你有没有中途打断或对孩子的故事表现漠然。

如果你经常打断孩子说话,或在孩子兴致勃勃地讲完一件事情时面无表情,孩子就会失去跟你说话的兴趣。因为在跟你交流的过程中他没有得到尊重,也得不到想要的反应。

他手舞足蹈地跟你描绘一件事情,就说明这件事是他的兴趣所在,而你却没有任何反应,他就会认为,你对这件事没有兴趣,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他就不会再跟你说。

所以,孩子说话时,记得倾听。如果是件有趣的事情,可以适当给一些夸张的反应,参与到孩子的故事中,孩子对你说话的兴致也就更浓了。

不要一味否定

有的家长是非观非常正,很热衷于指出孩子的问题,因而也常常否定孩子的言行。

例如孩子天真地说:“爸爸/妈妈,今天我同桌摔了一跤,特别搞笑,我都忍不住一直在笑……”孩子还没说完,家长立刻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同桌摔跤你应该去关心他有没有受伤,怎么可以把这个当做笑话呢?!”

孩子原本是想跟家长分享一下在学校里发生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可是当家长直接对孩子的行为指出问题后,孩子就会觉得很委屈,便不再吭声。

瞧,天就是聊死的。孩子说话的欲望,就淹没在你的否定声中。

面对这种情况,孩子的行为或言语如果是你不认同的,你可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是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境,然后以同理心跟孩子进行沟通,告诉孩子其实还可以怎么做,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行为。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教导和否定,而是引导和理解。

注意肢体语言

跟孩子聊天,不仅在言语上要多加注意,肢体语言也要引起重视。

有的家长总是特别忙碌,一边跟孩子聊着天,一边收拾着屋子或忙着别的事情,全程眼神都没有放在孩子身上。这种行为会让孩子认为这天是可聊可不聊的,甚至有可能跟你聊天会打扰到你,于是他们就会不愿意跟你进行更多交流。

还有的家长,习惯站着跟孩子说话。你俯视着,孩子仰视着,这场景,看着都累。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这样聊天才公平一些,孩子也才会感到自己被尊重。

家长和孩子聊天的意义不仅仅是了解对方每天发生的故事,更是彼此之间亲密感的提升。在聊天中保持微笑,摸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亲吻他的额头,这些都会让你们的聊天变得更温暖更有意义。


儿童健康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