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尊重。尊重要表现在倾听,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看到的只是表象,没有了解到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或许表象不是很好,但是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不予倾听就妄加纠正和批评,对孩子的否定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孩子不被尊重也就不会尊重家长,家长做的事情只要让孩子不舒服孩子就会极力放抗,不管因为什么。而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每次都让孩子说明原因,了解孩子的想法,既让孩子得到了表达,也让他感到了重视,孩子得到了正向的引导和肯定,自然会身心健康的长大。同时,当他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他也会尊重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
然后是关注。关注是对孩子爱的非常直接的体现。好好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并给予回应,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相处,分享你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让他分享他最喜欢的事情。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否在被关注着。
(文/摩比李卉卉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具有3年幼儿一线教学与培训经历。课堂风格是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调动小朋友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小女生有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