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教师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基因聪明、后天努力,还是老师的教育。不过,最近参考消息刊发的一篇文章,揭示的研究成果却让我们跌破眼镜。
母亲心态好,孩子成绩佳
研究表明,拥有强烈内部心理控制源的人往往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生活方式更健康。
体育锻炼有助孩子提高成绩
研究结果称,11岁的男孩每天每次锻炼17分钟就能提高分数,16岁的女孩则需每天每次锻炼12分钟。
女孩在科学课上的成绩提升尤为显著。
走路上学有助青少年提高成绩
步行上学的青少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成绩,会优于开车或搭公车到校的同学,其中更以走路15分钟以上的青少年效果最好。
发现走路上学的青少男、女,认知能力会比开车或搭公车上学的同学好,如果是走路15分钟或以上的女生效果还更佳。
研究显示,这意味走路时间愈长,对认知能力越有帮助,成果发表在《小儿及青少年医学志》。研究员表示,主要是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最强,是刺激其认知功能的最佳时刻,当中又以女生最显著;不过,英国心理学家伊夫斯相当不以为然,认为这无法确定是成绩变好的单一因素。
结果显示走路或骑单车上课的学生,在数学与口语等学科分数较其他女同学高,且随着步行的时间越长,成绩越佳。
同时,走路上学还可以增强体质,防病减压。
上课晚一点,学习成绩好一点
结果发现,如果上课时间调整到早上8:35或者更晚,一个学期之后,学生们的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学成绩普遍提高了1/4个等级,例如从B提高到了B与B+的中间位置。
还有其它研究表明,推迟上课时间可以提高出勤率,以及减少青少年抑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这些都因为晚点上课可以让青少年获得更充足的睡眠。
之所以上课时间推迟会获得这些好处,其关键是青少年保证了至少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而如果能达到9小时就更好了。相比之下,在欧洲,很少有中学会在上午9点以前开始上课。
有研究表明幼儿在早晨更清醒,更愿意学习。
![[最新科研]影响学习成绩的几个因素](http://files.eduuu.com/img/2014/09/23/060412_54209cdc844a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