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始至终都不曾使用“偷”这样的字眼去形容孩子的行为。
其次,保证稳定的情绪,平静认真地想好最适合的解决方法。不责备,不打骂,不多说教。
而是让自己停下来想了想,再用最简单有效,最和缓适宜的方式应对这件事。
紧接着,用直接的行动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所以,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孰是孰非的大道理,而是需要从错误中学会正确的做法。
我的朋友的父亲,只简单说了两句话。一是“一起还回去”,这是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改正方法;二是“你想要的话爸爸给你买”,告诉他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正确途径。
最后,还需要记得的一点是: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反复追究,不随意转述,保护孩子的自尊,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尊重。
孩子虽然还小,但已有了自尊感和羞耻心。见证孩子犯错的当时人,若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到孩子一定不愿让自己不好的行为被更多人知道,即使是家里人。所以,不再向别人转述这件事,就是对孩子自尊的最好呵护。
总之,当孩子出现一些你认为非常严重的道德问题时,请首先控制好情绪。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冷静、谨慎地想一想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措施,才不致对孩子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