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起居养生

  谷雨养生(起居)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调摄养生中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内环境(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保命全角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因此在调摄养生时要考虑谷雨节气的因素,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

  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等。这里提醒朋友们一旦发病不要紧张,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

  就肋间神经痛而言,多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中医将其称为“胁痛”《灵枢·五邪》上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臧气法时论》又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从病因病机上讲,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胁痛的症状。且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调达,恶抑郁。如遇情志郁结,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均可发为胁痛。若肝气郁结日久,气滞产生血瘀或因跌扑闪挫,引起络脉停瘀,也可导致血瘀胁痛。不论属于何种病因,其根本都与肝气不舒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而言。多表现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痛如刀割,活动时加重。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痹有闭阻不通的含义。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使该经气血痹阻不畅所致。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感受风邪为主的,疼痛呈游走性者,称为行痹;感受寒邪为主的,疼痛剧烈者,称为痛痹;感受湿邪为主,表现酸楚、麻木、困重者,称为著;发病急剧,伴有发热症状者,称为热痹。凡是患上坐骨神经痛者,都应根据上述四型,辨证施治,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使营卫调和而痹病得解。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本病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上颌或下颌部。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难以忍受。该病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较多。其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致使经络拘急收引,气血运行受阻,而突然疼痛。《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另有肝气郁结,郁而化火,饮食不节,食滞生热,肝胃之火上冲于面以及素体阴虚,房劳伤精,致阴虚火旺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诱发本病。在施治过程中,要究其病因、辩其病症。对感受风寒者,要以疏通气血为主;肝胃郁火者,以泻肝胃之火;阴虚火旺者,应以滋阴降火之法。针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可在谷雨的十五天及清明的最后三天中,脾却处于旺盛时期,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应多做些体育运动,并可适当进行轻补。但不易过,所以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说法。此时肝肾处于衰弱状态中,所以应注意加强对肝肾的保养。调养情志,保持心情的愉乐,惜精啬神,节制房事,对身体会有很大好处。脾的旺盛会胃强健起来,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中。其实人体在每个季节交替的前十八天内,都会处于这种状态中,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使身体能够适应下一季节的气候变化。可是饮食不当却极易使肠胃受损。所以这一时期也是胃病的易发期。

  胃病一般是指慢性胃炎与溃疡病而言。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浅表性和慢性萎缩炎症。由于这种疾病进展慢,得不到人们足够重视,往往使病情恶化。有人把胃癌的发生分为三部曲:浅表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胃癌。而溃疡病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圆形或椭圆形组织缺损,引起胃炎的各种因素都是溃疡病形成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慢性胃炎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灼感、食欲不振、口苦、倦怠、消瘦、贫血、头晕等。如果有规律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伴有泛酸、恶心,呕吐,并出现呕血、柏油样便,那就说明得了溃疡病。

  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求医就诊。通过钡餐拍片及纤维内镜检查,胃病不难确诊,根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可采取对症治疗或对因治疗的措施。关于慢性胃炎与溃疡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消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如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饥饿无度,少吃多餐和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等。药物治疗可选用胃复安(甲氧氯普胺),每天3次,每次10毫克,或吗丁啉(多潘立酮),每天3次,每次10毫克;维酶素,每天3次,每次800毫克;痢特灵,每天3次,每次100毫克口服,这些都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很好药物。有溃疡病时还要加用甲氰咪胍,每天3次,每次200毫克,睡前加服200毫克;或雷尼替丁每天2次,每次150毫克;胃酸多时加服胃得乐或不得胃等碱性药物。

  中药中有许多药对治疗胃病是行之有效的,如香砂养胃丸、香砂理中丸、珍珠胃安丸等。也可以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理论,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发病季节,以及体征、症状灵活用药,效果更为满意。

  谷雨节气中雨水较多,但也有一段时间处于干旱之中。所以风温、眩晕、癣疮等症也极易发生。总之注意调养情志,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传统养生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