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的饮食指南都鼓励吃鱼?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北欧国家的人平均最长寿、日本人和法国人最不容易胖,这一切都和饮食及环境有著极大的关系。

营养学家们探究这些健康国家的饮食元素,发现除了一般推崇的蔬菜水果和多纤维食物之外,常吃鱼类(每个星期至少两次),可能和各年龄层不同疾病的预防有关,包括儿童时期的气喘、中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甚至是老年男性摄护腺癌的发生率,都似乎和平常有没有吃鱼或海鲜有关系。

渔产海鲜到底哪里好?该怎么挑怎么吃?有没有什么禁忌?别担心,这篇文章营养师通通都帮你整理好了!

吃鱼一部曲:为什么鱼是超级健康食物?

卫福部发布的国民每日饮食指南有提到,鱼提供了优质蛋白质,而且是减脂去油的好选择。2015- 2020的美国饮食指南和2010的欧洲食物指南,也特别提到建议大家多吃海产少吃红肉,就是因为可以用鱼类里好油(不饱和脂肪酸)代替一般厚重的动物性坏油(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

鱼类富含Omega-3必需脂肪酸,根据梅约医学中心的研究整理,这些脂肪酸和调整身体内的发炎反应有关,进而保护心血管的通透和弹性。

过去30年来,世界各地的营养学家发现Omega-3脂肪酸对身体益处多多,除了降血脂、降血压、减少血栓、预防中风及心肌梗塞之外,近年来医学界也关注于Omega-3对增进儿童学习知能、和调节成人心情纾压有一定的影响。

吃鱼二部曲:挑选烹调请你跟我这样做

既然吃鱼好处多多,该怎么挑鱼才新鲜,买回家又该怎么处理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记得三个步骤:看、闻、摸。

首先看看外观是否表面光滑、鳞片完整。眼睛要黑白分明,白色的部份会反光、不是混浊的。鱼腮要红润有结实感。

然后闻闻看,新鲜的水产应该是海水味,即使是淡水鱼也只有淡淡湖水味,不应该有药水味、腐烂味或腥味。

最后用手摸摸看鱼的腹部,应该饱满但是不水肿,也不会有汁液流出,肉质有弹性就是新鲜的鱼。

烹调上,其实也有三个通则适用:

肉质好、鲜度高的鱼,适用于所有的烹调法,蒸、烤、汤、煎、烧,随便煮随便好吃。

肉质普通、鲜度高的鱼,则重调味,像是醃过红烧、柠檬白烧、或是醋溜提味。

肉质普通、鲜度也普通的鱼,则要现炸香或油煎之后再重味烧煮。所以看到这大家就知道,餐馆里卖的鱼为什么要经过多道烹调工艺才上桌了吧~

吃鱼三部曲:谁不适合吃鱼?

虽然鱼的营养价值有其独特的地位,但是要注意一个准则,营养不是多就好,还是要适时适量,如同饮食指南建议,每星期约1~2次就足够。

尤其近年来养殖渔业常为了省成本、增加生产率,在小小的鱼塭或近海里养殖大量的渔获,又为了预防鱼儿们不生病,只好投以抗生素或激素维持生长,恐有残留的疑虑。

所以购买水产,一定要认清信誉良好的商家,有定期自主检验管理的最好。


传统养生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