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中枢系统,具有解热镇痛、镇静及抗惊厥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的作用;能使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增加,还具有抗过敏、抗凝血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另含苯甲酸苄酯、乙酸肉桂酯、β-荜澄茄烯、菖蒲烯、香豆精等成分。
【使用禁忌】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症禁用,孕妇及血热妄行者不宜使用。
【配伍药方】①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皮)90克,甘草(炙)60克,生姜(切)90克。大枣(擘)十二枚。水七升,煮取三升。(《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桂枝(去皮)120克,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生姜(切)90克,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6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③治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切痛:桂枝、芍药、当归各30克。上锉细,每服30克,水煎服。(《济阴纲目》桂枝芍药当归汤)
④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去皮)120克,甘草(炙)60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⑤治冻疮:桂枝60克,加清水1000毫升,武火煎煮,煮沸10分钟取下,盆装候温(以患者能忍受,不烫伤皮肤为度,药渣保留,以便下次连同1日汤液复煎使用),即将患肢浸于药液中,边洗边对患处略加按摩。每次浸洗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新中医》增刊198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