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在千年前吟出这句话时,大概未曾想到,这样的类比正符合了中医根据月亮盈亏养生的理论。
《黄帝内经》中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大概意思是说月圆时,人体气血比较旺盛,而月缺时,人的气血较虚。所以,月亮盈亏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气血、经络之气的盛衰,这种变化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具有奇妙的效果。
朔日(阴历三十、初一、初二)月缺时,白天阳气渐弱,夜晚阴气渐虚,机体抵抗力下降,是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病的易发和加重时期。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这几天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避免风寒,保持情绪稳定,勿食寒凉清冷食物,要多吃温性食物,可适当进补,但此时的进补是为了避免阴邪入侵,防御为主。可服用补气生血的黄芪当归鸡汤,将鸡腿1只切小块,与当归5克、黄芪15克、清水1000克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鸡腿熟烂,加盐、料酒调味后食用。此外,坚持在晚上9—10点就寝,睡前拍打后背,先拍正中,再拍两侧,从上至下50—100次,有助于夜间体内血液循环。但是,对高血压、心脏病、代谢旺盛疾病的患者来说,此时为疾病的缓解期,饮食可常规进行,勿过即可。
弦日(阴历初六、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共6天)这段时间是支气管炎、肺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感染性疾病易发和加重期,尤其是阴历月初的下半夜和清晨,月末的下午和傍晚是犯病的危险期。
请点彩色字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