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血是怎么回事

1、拉血是怎么回事

1.1、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小肠肿瘤等。

1.2、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

1.3、直肠出血,如直肠损害、痔、肛裂、直肠癌等。

1.4、其他疾病,如各种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钩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2、拉血的鉴定

2.1、痔疮:大便出血的颜色为鲜红色,一般不与粪便所混合,可在便后手纸上看到。

2.2、肛裂:大便出血的颜色为鲜红色,便血量不多,一般不与粪便所混合,但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2.3、肛门息肉:大便出血的颜色为鲜红色,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所混合,无痛,并没有明显的症状。

2.4、直肠癌:大便出血的颜色为鲜红色,与粪便相混,早期有稍微的坠胀感,并不是特别明显。到了晚期,就会出血大便次数增多、下坠、全身无力、腹泻等等情况发生。

3、便血的诊断

从颜色上看,血便可分为黑大便或呈柏油样大便、鲜红色大便或暗红色大便;从便血的集中部位上看,便血又可分为集中在粪便表面、与粪便相混、先于粪便滴出,以及夹有黏液或脓液等几类。

黑大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除了可能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引起外,还可能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性胃炎、胃癌和食管癌等所引起。有的人在服用了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等也可引起胃出血。

鲜红色或暗红色大便则表示出血部位在下消化道,其原因有痔疮、肛裂、结肠癌或直肠癌等病变。如因痔疮引起便血,其特征是不与大便相混,鲜红色,病人也无痛感。如因肛裂出现血便,血也是鲜红色,并附在大便表面,肛门部位因肛裂可有烧灼样疼痛。直肠和结肠病变中除了癌变外还有炎症、息肉、肿瘤等,出血多为暗红色,亦可呈现鲜红色,但常与大便相混。如果出血与大便相混,又有脓液和黏液,要么是痢疾,要么就是大肠癌。

1、腹痛

1.1、下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便后腹痛减轻者,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性痢疾等疾病。

1.2、若为老年人,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病史,于腹痛后出现便血,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可能。

1.3、慢性反复上腹痛、且呈周期性与节律性,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

2、里急后重

肛门重坠感,似为排便未净,排便频繁,但每次排血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见轻松,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及直肠癌等。

3、发热

便血伴发热常见于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胃癌、结肠癌等。

4、全身出血倾向

便血伴皮肤黏膜出血者,可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

5、皮肤改变

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者,便血可能与门脉高压有关。皮肤与黏膜出现成簇的、细小的呈紫红色或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提示便血可能由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