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治疗腰间盘突出
仰卧抬起骨盆
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慢慢的落下,如此反复。这个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仰卧起坐
仰卧位,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
腰部放松慢慢下沉,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直腿抬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2、腰间盘突出如何诊断
对典型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
3、腰间盘突出怎么检查
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睡眠姿势
睡姿应使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最好平卧于木板床,使膝、髋略屈曲,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取侧卧位亦可,但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此外,枕头不能太高或太低,根据各人情况以7-9cm较为适当;而且枕头宽度也要适当,颈部不能悬空。仰卧位起床时,最好先采取侧卧位,然后在双上肢的支撑下,使躯干离开床面,这样比从仰卧位起床要省力得多。
站立体位
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力。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经常需要长期站立的工作者应学会“站立平腰保护法”,即轻轻收缩臀肌,双膝微弯,此时骨盆即转向前方,腹肌内收,腰椎生理前凸变平,这样就可以调节脊柱负重线,达到消除疼痛和疲劳的目的。
1、下肢麻木、冷感及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冷、发凉。主要是因为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至。间歇性跛行的产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与腰椎管狭窄相似,主要是由于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症状。
2、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3、腰痛:95%以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请点彩色字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