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盘疮最佳治疗方法

1、蛇盘疮最佳治疗方法之西医疗法

1.1、全身治疗

止痛药

可口服安痛定,严重者可作神经阻滞或椎旁神经封闭。

皮质类固醇激素

病情严重可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轻神经节炎症后的纤维化,减少神经痛,必须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

1.2、局部治疗

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音频电疗法和氦氖激光照射消炎止痛,缩短病程。

2、蛇盘疮最佳治疗方法之中医疗法

肝经郁热多发于头面、胸胁。疱疹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数。治以清肝泄火,解毒止痛。方用泻肝解毒汤加减:龙胆草12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黄柏12克,虎杖20克,板蓝根20克,紫草12克,延胡索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菊花12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水煎服。泻肝丸、胆木丸口服。

脾虚湿蕴多发于腹部、臀部和下肢。皮疹色淡,疱壁松弛,水疱易破,糜烂渗液较多,疼痛不甚。伴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倦怠乏力,大便时溏,女性患者带下增多。舌质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濡滑。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方用利湿解毒汤加减:白术12克,厚朴12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15克,防己12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土茯苓15克,萆12克,板蓝根20克,延胡索15克,生薏仁30克,白芷12克,白芨12克,水煎服。参茯丸、五苓丸口服。

气滞血瘀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疼痛剧烈,皮疹消退后仍疼痛不已,难以忍受,并放射至附近部位,重者可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伴头晕、乏力。舌质紫或黯,苔白,脉弦涩。治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活血解毒汤加减:柴胡12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泽兰12克,白芍20克,郁金15克,香附12克,延胡索15克,川楝子15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生地30克,陈皮12克,枳壳12克,水煎服。活血丸、蛰虫丸口服。

3、蛇盘疮最佳治疗方法之中成药

冰硼散:取冰硼散3支与青黛粉3克拌匀,先用淡盐水或枯矾水将脓痂泡软洗去,揩干,撒上药粉,每日1次。若脓疱疮已遍布全身,可将冰硼散按1:2000的比例用开水溶解洗澡,洗后在患处撒上冰硼散。连用2~5日即可见效。

双黄连(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中提取的绿草酸、黄芩甙及连翘碱组成的。先用0.5%碘酒消毒水疮壁,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将双黄连粉剂3克溶于生理盐水20毫升中混匀,用无菌棉签均匀地涂于水泡部位,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其上,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摩擦、搔抓,每日敷2次,一般5~7日可愈。

四逆散加减:柴胡15克,白芍30克,枳壳15克,丹参30克,黄芩20克,大黄10克,龙胆草10克,车前子30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患者药服3剂后,疼痛消失。再服3剂,疱疹结痂,开始诸症消退。

发病突然,发疹前可有低热、乏力、全身不适等轻微全身症状及患处皮肤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被误诊为急腹症等疾病。

好发部位为胸部(肋间神经分布区)、额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其次为颈、腹、四肢等处。

皮疹特点为成群的绿豆至米粒大小发亮水疱,基底发红,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水疱约1、2周破溃,结痂或吸收干燥,脱痂后遗留色素沉着。个别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称泛发性带状疱疹。

神经痛,呈阵发性、针刺样,烧灼样或感觉过敏,疼痛的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剧,老年患者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准备20克的生大黄和黄柏,10克的五倍子和芒硝以及0.3克的达克罗宁。所有药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后装入瓶中备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凡士林调成软膏,直接涂抹在患处。坚持使用9天蛇盘疮后遗症基本就可以治愈了。

蛇盘疮后遗症还可以通过以下药方来治疗,准备30克的雄黄,10克的五倍子、大黄和冰片以及10毫升的2%利多卡因。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粉,然后加入200毫升的65%乙醇,调匀后涂抹在患处,每天可以使用3-5次。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