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症状

1、胆囊炎症状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2、急性胆囊炎怎么诊断

多以食用油腻食物为诱因。突发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胛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少数可见黄疸。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黄疸指数和胆红素可能增高。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毛糙,囊内有浮动光点,伴有结石时可见结石影像。X线检查:胆囊区腹部平片可有胆囊增大阴影。

3、慢性胆囊炎怎么诊断

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有右肩胛区疼痛。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的叩击痛。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B超可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造影可见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等。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

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

鸡蛋黄瓜藤饮

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马齿苋芦根饮

马齿苋10克,芦根25克,用清水煮沸,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消炎利尿效果较好。

紫苏菊花粥

紫苏25克,菊花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八成熟,再将紫苏、菊花共同放入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次。消炎利胆。

金桔山楂粥

金桔50克,山楂12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八成熟后,再放入金桔和山楂,煮熟软即可食用。每日1次,消炎化食。

四味饮

丝瓜子、炒萝卜子、荔枝核、橘子皮各10克水煎,取汁。每日1次,温热服。适用于胆结石右胁持续胀痛、时寒时热、有时腹胀而满。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