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是什么原因
结核杆菌感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常因饮用受结核杆菌污染的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病;继发性较原发性多见,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或肠结核。病变淋巴结若破溃可引起结核性腹膜炎。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这个病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原发的是指结核杆菌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到肠系膜的淋巴结引起病变,而继发性是指身体其他的部位有出现结核,比如肺结核,再经过血液循环出现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2、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
患者持续性低热、疲倦不适。脐部或右下腹常有持续性隐痛,有时阵发性加剧,也可表现为急腹痛,类似绞痛,伴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查体脐周或左上腹、右下腹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常疑为急性阑尾炎而施行手术。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时,可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表现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乏力、腹泻。有时可触及团块状肿大的淋巴结,比较固定,不易推动。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门静脉使回流受阻,产生腹水及腹壁静脉曲张;压迫下腔静脉引起下肢水肿;压迫幽门致幽门梗阻;压迫肠道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要考虑慢性或急性阑尾炎。根据人们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儿,曾被误诊为阑尾炎者最多,甚至误诊达2~3年之久。其次为肝炎、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包虫病、蛔虫病等。
1、病史提问:轻者无症状,较重者可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一般结核症状以外,尚可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症状。
2、体检发现:腹部触诊时,右下腹或中腹部可扪及直径2~3厘米大小地肿大淋巴结,有时多个并存不易移动且边缘不齐,有压痛。
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诊断方法还有,进行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平片检查,可见肠系膜根附着处,分布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密度不均地斑点或斑块状钙化影,侧位片该影在脊柱前。B超和CT检查有助于发现尚未钙化地肿大淋巴结,临床确诊困难者可予抗结核试验医医。
1、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可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治结核工作的中心环节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是对怀疑病人及时进行X线胸片和菌细菌学检查。
2、减少传染机会,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做详细检查摄胸片、结核菌素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小儿感染结核的机会。
3、普及卡介苗接种,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4、切断传染途径,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
请点彩色字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