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绿色怎么办

1、大便绿色怎么办

如果宝宝消化不良导致宝宝大便绿色,可以吃点健脾、化积口服液等。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拉绿屎便便,妈妈在饮食方面要忌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影响到宝宝的肠胃。

如果是铁质引起的大便绿色,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可以促进铁吸收,多吃蔬菜,适量水果。妈妈这个时候尽量脂肪摄入量不要太高,而且要注意水的摄入量,每天水的摄入量是1300ml,同时,宝宝吃奶后,可以适当给宝宝点水。

2、大便绿色的原因

2.1、健康的大便呈棕黄色,有时因进食的食品不同,正常人的大便外形与颜色可能发生一些差异。吃了猪血或动物内脏,大便会变成红玄色,吃绿色蔬菜吃得多,叶绿素含量高,大便呈绿色。

2.2、个别药物可影响大便的光彩变化。缺铁性贫血病人经常补充铁剂,大便会呈玄色。

2.3、某些疾病因引起的器官的病变。

2.4、大便是绿色的,很有可能表明消化不良,绿色大便中混有脓液,则有可能是急性肠炎或菌痢腹部大手术后或接受广泛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如忽然发生带腥臭味的绿色水样大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青样伪膜,提示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如果婴幼儿大便如呈绿色则为腹泻,伴有水样或糊状,多泡沫,有酸臭味症状。

3、这种颜色的大便或是癌

黑色。乌黑色糊状、表面有光泽的大便常被称为柏油样便。在没有吃特殊的食物及药物的提前下,大便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而消化道溃疡、食管癌、胃癌是常见的原因。下消化道少量出血量时,也可能排黑便。

红色。血便多因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直肠、结肠)出血所致,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出血仍呈红色。如大便混合血液,且有沟槽,应检查是否患结肠癌等病。若鲜血只附在大便表面,则患痔疮、肛裂的可能性较大。

灰白色。如果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被阻塞,消化道内没有胆汁,大便就会呈灰白陶土样。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病,都可能导致这一改变。

1、天天排便

天天吃当然最好要天天排废物,如果没有天天排便,请从摄取水分、饮食均衡、运动开始改善喔。

2、不会臭

健康的便便是不臭的,会臭的就是腐朽菌过度发酵,要补充肠道益菌并及时排便。

3、浮起

如便便能在水中浮起表示肠道环境健康,有乳酸菌丛把纤维质等转化成短链脂肪酸,便中含足量短链脂肪酸比重比水轻而浮起。

4、金色

健康的便便呈金黄色!如果您的便便呈金黄色,恭喜啦!表示消化系统健康!如果是褐色则是纤维素及肠道益菌不足,容易形成便秘及造成酸性体质,健康大大不好喔,多多摄取纤维素,补充益生菌!

1-2次

正常人,一般一昼夜排便1―2次,便量100~200克,质呈软腊肠状,棕色。这种颜色,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的生理变化过程有关。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超过了这个寿限就要被清除破坏,分解成胆绿素、铁和珠蛋白三种成分。铁和珠蛋白多被机体重新吸收利用,而胆绿素却经过一系列的体内过程变为胆红素进入肠管,与食物残渣、多余的消化液、肠壁脱落细胞以及大量的细菌等混合在一起,经过氧化后排出体外,这就是大便。由于人们进食的品种较多,食物又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此也会一造成大便颜色的相应改变。

3-4次

当然有的人一天会排便3-4次,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性状的异常,也可视为正常现象。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肠道废物,没有必要人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为对于没有养成每天3-4次的排便习惯者,机体没有生理性的排便条件反射,以致常无便意,排便成为负担,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规律每周3次也正常

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胃肠病学专家认为,如果粪便不是太松软或是太坚硬,人们从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也就是说,排便有规律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应该排便,而是自始至终保持稳定一致的习惯。只有在排便频率发生突然变化时,才应引起注意。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