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与脑栓塞是不是一回事

1、脑梗塞与脑栓塞是不是一回事?

脑梗塞和脑栓塞是不一样的,脑梗塞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供血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造成相应血供区域缺血坏死,可以是出血性梗塞,也可以是缺血性梗塞。而脑栓塞指的是由其他部位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入大脑形成的脑血管堵塞,多由心房、心室内血液凝块脱落后随血液流入脑部,或是大动脉内血栓脱落后进入脑部,也可以由于大出血后空气进入血管而随血液流入脑部形成气栓。

2、脑梗塞有哪些表现?

2.1、短暂性视力障碍。阵发性发作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脑梗塞的症状预兆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所致,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脑梗塞预报信号。

2.2、扭颈手麻症。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脑梗塞可随时发生。

2.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脑梗塞的症状预兆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脑梗塞。可把它当作是进展性或完全性脑梗塞的先兆。

2.4、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睡等症状,表示有可能发生出血性中风。

3、脑栓塞有哪些危害?

第一个危害是直接对病人健康的危害,包括病人会出现严重肢体残疾,比如偏瘫,半身不遂,造成病人言语的障碍,比如失语或者听不懂别人的说话,更严重的是造成病人智力的障碍,出现血管痴呆,更重要的病人需要照顾,重度病人有三分之一需要别人照顾,所以它的危害一方面是对病人本身,一方面对病人的家属,第三方面对整个社会,经济负担非常严重,我们国家每年用于脑中风的直接经济支出是三百亿,这是巨大的医疗支出,而且这个医疗支出在最近的十年间上升速度很快。

1、甘露醇。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可通过高渗脱水而发生药理作用,还可将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进入脑代谢过程,使局部代谢改善,通过上述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3、利尿性脱水剂。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

4、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调节,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但一般不常规使用。

5、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量的胶体在产生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液体保留在血管腔内,一般不常规使用。

脑栓塞本身的治疗原则是要改善脑循环、防止再栓塞、消除脑水肿、保护脑功能。针对栓子来源的不同进行对症治疗:

1、抗凝及溶栓治疗,对于心源性栓塞者,推荐早期、长期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危险分层可参考CHADS2评分(表2),抗凝治疗禁忌及非心源性栓塞者不推荐抗凝治疗,建议抗血小板治疗;溶栓类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亦可能仅在早期发挥作用。

2、对症治疗:出现颅高压者可给予脱水剂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常用高渗脱水剂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也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血压明显升高者可适当给予降压治疗。

3、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要立即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出血加重和血肿扩大,适当应用止血药物,治疗脑水肿,调节血压;若血肿量较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对感染性栓塞应使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和抗凝药物,防止感染扩散。

4、早期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早期恢复。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