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颊炎怎么治疗

1、疱疹性咽颊炎的对症治疗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2、疱疹性咽颊炎的局部治疗

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3、疱疹性咽颊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

4、疱疹性咽颊炎的药物治疗

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 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1、病因: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体种类很多,但是以柯萨奇A组病毒(主要型号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中疱疹病毒感染的几率很大。主要是因为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而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也是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自洁”功能差。

2、临床症状:表现为急骤的高热,而且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而咽部疼痛,尤其在吞咽时尤甚,也有人有时会头痛、腹痛或肌痛;如果做血常规检查,会显示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提示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

1、目前还没有发现杀灭和抑制病毒的特效药物,所以说疱疹性咽炎没有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继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可以用青霉素治疗。

2、中医治疗,为清热解毒,通常使用复方大青叶合剂、小儿牛黄散等中药。用双料喉风散直接喷雾效果也不错,粉未状的散剂可直接作用于病变的表面,可达到直接消炎止痛的目的。药物还可覆盖溃疡面,减少刺激。不过喷雾时要求病儿合作,张口发出‘啊,的声音,充分暴露咽部,切忌呛着病儿。

3、保证病儿营养摄入量,勤喂水,给予流食或半流质饮食。

4、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要漱口。

提高宝宝机体抵抗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时应注意:加强护理,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出生后一个月即可开始常规补充鱼肝油,如有缺钙、贫血应及时治疗;及时添加辅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应供给足量的维生素C等;在流行上呼吸道感染时不要带小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家中多通风,帮助宝宝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