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针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眼的西医药治疗

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4~6次。抗菌纱眼膏如金霉素或红霉素涂眼,每日1~2次。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重症,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

脓肿成熟,出现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

2、消除“针眼”小偏方

2.1、取石榴叶10克,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2、取丝瓜藤30克,鲜荸荠30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3、取鲜淡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灯上烧其中部,待其汁渗出,稍停片刻,涂于患处,每日 1 次。

2.4、在针眼刚出现时,可选择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中的一两味药,冲泡后热敷,以温热为宜,或捣烂外敷,每日4~5次。将剥了皮的温热鸡蛋敷在眼处也有类似效果。最好不要直接用水蒸气熏眼,以免烫伤。

2.5、将鲜鸭跖草全草洗净,剥去叶片,取茎一段,将其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或用指挤压,即有汁液从断端流出,将此汁液涂于睑结膜 表面及皮肤表面红肿处,每天 4~5 次。

3、针眼的中医治疗

金银花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卉,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却是相当高的,被誉为“药铺小神仙”,是享誉世界的养生保健名花。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不仅可以疏风散寒,还可以清热解毒。

现代医学也认为,金银花可以杀菌、消炎,对痈肿疔疮、肠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功能,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都有抑作用。针眼其实就是热毒,特别适合使用金银花来治疗。

此外,还可以用水煎白菊花来喝,第一次煎的水内服,第二次煎的水外敷,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几天,针眼也会明显好转。

中医认为,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入肝经和肺经,可以疏风散热、平肝明目、解毒降压,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疾病。

本方法通过内服外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治疗针眼,尤其适合那些病症已经较为严重、体内热毒较盛的患者。

1、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皮肤肌腠之间,灼烁津液,变生疮疡,发为本病。

2、过食辛辣炙赙,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化热酿脓。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

3、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反复发作。

针眼作为一种常见病,其症状又是怎样的呢?

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引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内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部充血,并露出黄色脓点,可以自行溃破。

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脓头,切开排脓或自行破溃出脓,症状很快消失痊愈。内麦粒肿是眼睑里面脸板腺的急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一样,但因炎症在较坚实的脸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几天后,在眼皮里面出脓头,排脓后即告痊愈,症状也会随之而消失。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