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怎么治疗

1、头晕目眩怎么治疗

1.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1.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1.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2、头晕目眩的分类

2.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3、头晕目眩的运动与检查

3.1、头晕严重应尽量卧床休息,在上下床时应慢慢进行,因平衡系统需要时间适应。相反,如果头晕情况持续(尤其情况维持一个月以上者)就应保持适当运动,因为此时不多活动,会令身体机能退化、使平衡系统失调,因此不可只躺着不动。

3.2、头晕超过两周要检查。问题持续或严重的话,应往医生处接受进一步检查。一般普通急性头晕,最多维持一至两个星期左右便消失,若超过的话就应尽快找医生。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差者可提高身体素质,体胖者可增强气血运行,加速排泄水湿痰饮。

2、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烟、酒、浓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3、冬瓜、萝卜、芋艿、慈菇、地栗、赤小豆、米仁具有化痰结、利水湿的作用,可以选作辅助治疗。

4、不要过多饮水,注意异体蛋白的摄入,如鱼、虾、蛋、蟹、乳等。

5、发作期宜卧床休息,防止起立跌倒受伤。减少头部转动。

6、卧室光线宜昏暗,环境要安静。

7、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

1、焦虑症

焦虑症引起的头晕症状,头晕不是独立出现的,往往伴发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

2、神经衰弱

除了神经衰弱头晕以外,患者还会表现出头痛、肌肉酸痛、情绪烦躁、神经敏感、睡眠障碍、心悸耳鸣、多梦、易醒、疲乏、记忆力差等症状。

3、更年期综合症

除了头晕头痛,还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

更年期综合症除了心理症状,还会产生很明显的生理异常,除了头晕头痛,还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失眠、多汗、面部阵阵潮红、四肢麻木、脚手掌心潮热出汗、寒热兼作、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月经紊乱等。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除了会引发头晕的症状,还往往伴发情绪不稳,烦燥焦虑、心慌、爱生气,易紧张,恐惧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