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预测2019年重大科学事件
《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19年科学领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中国将成为科研投入最慷慨的国家;“天眼”将睁大眼睛看向更深远的宇宙……投入、远征、改变、监管、远望等将成为2019年的关键词。
科研投入加大
《自然》的报道指出,中国将在2019年年底公布其2018年的研发支出,届时,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研发支出最多的国家。自2003年以来,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
在这方面欧洲也不甘示弱。2018年6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下一个7年(2021年—2027年)的科研资助框架——“欧洲地平线”(Horizon Europe)。据悉,该项目的临时预算约为1000亿欧元,是欧盟历史上最大手笔的科研资助费用,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基础研究、创新和社会重大问题。欧盟官员将在2019年对这一计划进行磋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不清楚英国研究人员如何参与该计划,因为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继续困扰着这个国家。
“天眼”睁大眼睛远眺
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将在2019年9月全面运作并供研究人员使用。自2016年调试阶段开始以来,这台价值12亿元人民币的超大型望远镜发现了50多颗新的脉冲星。“睁大眼睛”的“天眼”将寻找快速射电暴和宇宙气体云等现象产生的微弱信号。
与此同时,天文学家将决定是否继续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Mauna Kea)上建造30米口径的望远镜。2018年,该计划扫除了当地人提出的一系列法律障碍中的最后一个。
对撞机命运生死攸关
对于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继任者的计划来说,2019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一年。
2012年,参与LHC项目的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一石激起千层浪,日本物理学家提出,要建造“身价”约为70亿美元的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以便更详细地研究希格斯粒子。
但2018年,日本政府委托的咨询团队不支持该项目,理由是其成本太过高昂。日本是唯一对主导ILC感兴趣的国家,预计政府将在明年3月7日之前就是否继续ILC项目发表声明。
基因编辑余波不断
2018年,贺建奎宣称创造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给全球科学界带来了极大震动。《自然》网站认为,2019年,遗传学家们将继续应对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
在新的一年里,研究人员希望能确认贺建奎是否真的修改了两个人类胚胎的基因,并孕育出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同时,他们将试图揭示这一操作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创建一个框架,确保未来对可遗传的人类DNA(如卵子、精子或胚胎中的DNA)的编辑能够得到负责任的监管。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将在2019年中期完成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重大修订。这一广泛使用的指南概述了安全处理病原体(如埃博拉病毒)的最佳做法,这是该手册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大修。此次修订工作的重心是建立特定现场和实验的风险评估,改进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实践和培训。修订工作的核心宗旨是避免实验室生搬硬套生物安全规范,进而鼓励创建更灵活、有效的创新制度。(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 四十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