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选集为当下国内最高水平奇幻小说集,且集子中每一篇文章都拥有独立之品格,因而对合集的评析光是概括性地讲几句是远远不够的,我深以为这本《四时歌.骑桶人自选集》是值得做具体到篇目之赏析的,请大家随我一一道来……
《花之寺僧》
2005年
这是一则传奇小说,有一点执着有一点浪漫,还有一点凶险,而且我还从中读出一些别的意味:这篇小说似乎是在讲文学创作,具体来说是在讲“超越/追索”?
小说的结局既忧伤又梦幻。
《漂浮在空中的兰若》
2009年
假如有一天佛徒们真的修炼到了“无所凭依无所寻求”的涅槃境界,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这个故事极为惊险离奇,作者显然想借事情的发展而不是说教告诉我们一个相当逼真的可能性。同上一篇文章一样,不同的人或许会从中看出大不同的内涵和意蕴来。
《石和尚》
2015年
这篇小说的情节很好地演绎了骑桶人诸多文章中唯一的共性:孤独困境。
孤独并非一直那么美,有时候会成为威胁到你性命的困窘——这就是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
《林春红》
《我的外公是雷神》
2007年、2009年
这两篇看似是讲述亲情,可是骑桶人的小说往往不只有表面那么一层意思。
我读的时候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儿时的玩伴,想起了小镇上的林荫道;这两个故事的缅怀之情非常浓重,情节也超乎想象地浪漫。
《夜叉》
2004年
依我看来,这个故事里的夜叉其原型并非那个神话怪物,而是在泛指小孩子们的大朋友,他是主角孤寂童年的偶像,而且我相信,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曾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遇到过、追随过这样一个奇诡危险的大朋友。
《蛙之歌》
2007年
这篇小巧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快速转换人的心情,在于它有一个令人无比惆怅的结局。
《终南》
2010年
这篇文章,适合拿来与“石和尚”对照来读,情节互为镜像而又截然相反,比照意趣极大。
《吴单贾义列传》
2010年
这是一篇标准的传奇小说。自然,它早先期刊登在杂志《今古传奇》上。
《春之牙》
2004年
许多幻迷大约都知道骑桶人的文笔很美,而这一篇《春之牙》尤其美,104页,第5段,就是一个极美的过渡,强烈建议诸位放慢节奏细细品味。
读懂之后你会发现:骑桶人小说兼具一种强烈的特色,即画面感很强、极富有动感和临场的开阔感。整篇小说阅读过程非常接近影院观影——这样的作品至今没有改编影视作品,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归墟》
2004年
《归墟》被很多人列为骑桶人最好的作品,在我看来,说它是最有价值奇幻小说更合适——如果说科幻的理性曾让人类美梦破灭,从而揭示出一个冷酷、黑暗、实用而空阔乏味的宇宙,那么骑桶人的《归墟》就反其道而行还读者一个光彩四射、宏伟、梦幻的小宇宙之旅,彰显了幻想文学文字的力量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第150页倒数第二段与刘慈欣《流浪地球》中对“死亡之墙”的描述相映成趣,建议拿来对照品味。
《四时歌》
2007年
全书第一个故事集,集子里四个小故事以四季命名,情节大胆,但内容又似乎与气候的季节无关系?
《无端儿》
2006年
奇人奇观。
《双髻》
2005年
凶人无端儿再现长安,还有奇人虫娘和桑道茂,只为了抓住“我”——永生不死、风一般洒脱的双髻翁。
作家在本文中将其个人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小说不仅时空迷乱,重大情节上也存在许多重的可能性,我以为骑桶人小说区别于一般传奇小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这里——
他的小说你完全可以只浮光掠影地扫一遍,而获得惊奇感的满足,这只是其中一种读法;
对于口味稍重的读者,也可以将小说中的时间线捋一下,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为的是收获理解和同情的感动;
而对于那些从本格推理小说看过来的,对情节真相的获取有强迫症的朋友们,骑桶人的小说也可以摆开一字一句地研读、翻来覆去的细读、对照读,最终刨开所有的冷酷情绪外衣,去发现那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有关孤独与爱的真相。
一篇小说,每个人都能读,同时存在多种读法,且能在人生不同的阶段读出不同的东西——我个人将这篇小说当作骑桶人的代表作。
《一个没有影子的人》
2014年
这个没有影子的人,让影子做了自己的朋友。
《奇事集》
2008年
《奇事集》包括“狗儿子”、“养白云”、“虎食儿”、“捞月亮”、“明山嶂”、“卢海毅”六个小故事;
“狗儿子”是一个冷酷而温暖的幻想故事,
“养白云”和“捞月亮”充满了童趣,可以当做童话故事来读;
“虎食儿”结局出人意料,这种故事情节上的转变,实际带给读者的是心绪上的转换,对于一篇让读者的心情转好的奇幻小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苛求的呢?
“明山嶂”是一则山中奇闻;
从“卢海毅”中我读到惋惜和悔恨,如果我是阿香……是的,读完这个故事时我代入的角色是阿香,试问读完它的你会代入谁呢?
《中亚故事集》
2010年
最后的《中亚故事集》实际上是一个一百多页的中篇小说合集,这四篇小说一改之前的轻灵,情节上变得十分厚重,可以当做历史小说来读,或者说整本《自选集》因为有本篇作为重心而呈现前轻后重的结构。
本篇的人物描写更加饱满,全书中最让人惊艳的三个角色都出自这个部分——阿哇儿和馨吉尔这对死敌,以及波斯公主芭奴。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认真地读完最后一个故事后,我恍然发现:在奇诡的异域色彩之下,《中亚故事集》所展示的意蕴并不像某些评论者声称的那么难以破解,小说表达的依然是古今中外人类共通的命运困境——灵魂间不可消灭之阻隔带来的无情孤独。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可以用心、用性情和智慧去读、去品味、去体会的七彩人生。其短篇部分选文长度恰到好处,是当下不可多得的床头书,幻迷们大可以每天睡前花一刻钟读(或是为孩子讲)完一个梦幻迤逦的奇幻故事,将浮岛、骑士、公主、神龙带入梦境。
本文来自: 科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