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

如何让孩子利用时间碎片来学习?家长可以这样做!

如何让孩子利用时间碎片来学习?家长可以这样做!

让我有意引导孩子学习诗歌,是在小诗仙买回来后不久。那天晚上临睡前,熄灯后照例和儿子聊了一会天。

“妈妈,我给你背一首古诗吧!”儿子一改往日天马行空的聊天话题,突然兴致勃勃为我背起了古诗,我记得他那天背的是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很惭愧,这首诗我也是在孩子背诵以后,才进入我的学习视野。在得到我的肯定以后,孩子又饶有兴致地背起了其他几首耳熟能详的诗。自从这一夜之后,娘俩每天临睡前的话题成为背诗,他背一首,要求我也背一首,越背越兴奋,有时候接连背了五六首还嫌不过瘾,不肯睡觉。

看来这个小诗仙真正激发了孩子对诗歌的兴趣。我觉得这些经典的诗篇之所以能赢得孩子喜欢是有渊源的,因为诗歌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也是和童年最接近的文学形式。

如何有效利用孩子的碎片时间

现在的教育市场上也开始涌现出不少国学启蒙培训班,有些孩子有些学的得心应手,有些则学得苦恼不堪,我觉得这其中的差距在于孩子的兴趣上。而让孩子对诗歌产生兴趣,关键在于他要学得不累,学得没有压力!所以我选择利用孩子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积累。具体抓住了这几个时间碎片。

(一)晨起

早晨起床,叫醒孩子的不是闹钟,而是小诗仙。

孩子刚睡醒,惺惺松松,忍不住会在床上赖上一小会儿,甚至是闹床气。我一般在叫醒孩子之后,顺手打开小诗仙放在他的床头。当一首又一首的古诗诵读出来,钻在被窝里的孩子听着听着也便渐渐清醒,等我打点好洗漱再去叫孩子起床,他基本上都能麻溜配合地起身了。

一天的早晨,是每一个人大脑最清醒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把古诗的信息输入进孩子的大脑,便能形成有效的记忆。

(二)活动过程中

白天孩子在家玩玩具,或者画画的时候,我会时不时会提醒孩子:“要不要听小诗仙?”经这么一提醒,孩子就会自主打开音频,开始一边听一边玩自己手头上的。在这个时候,其实给了孩子一个诗歌的氛围,轮流诵读的诗篇,一遍又一遍在他脑中有意无意进行记忆强化训练。一首诗,听上三遍,孩子可能不熟悉,但是听上三十遍甚至更多,那就会渐渐在孩子的记忆里沉淀下来。并且,我惊奇地发现,在轮流诵读的诗篇中,孩子会一首又一首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些,安排自己学习的先后顺序。

估计是男孩的关系,99首诗中,当儿子听到刘邦的《大风歌》,听到项羽的《垓下歌》,第一时间显得十分喜欢。他主动重复地按动按钮反复倾听,直到自己记熟会背为止。接着,又开始甄选下一个感兴趣的目标。

(三)临睡前

除了孩子潜意识的的熏陶学习,作为家长,主动帮助孩子去理解古诗,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这能够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喜欢。

暑假的那两个月,我几乎每天午睡前都会给孩子讲上一首诗的含义,这些诗里有故事,有意境,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讲完后再切换到这首诗的睡觉模式,一遍又一遍让孩子听着入睡。有过深度剖析的诗篇,孩子了解了内容含义,这诗才算真正内化到了他的心里。所以后来,孩子又要求买小词仙,他不但能够滚瓜烂熟背出《满江红》,并且还能依样画葫芦讲出诗中描写的故事,我相信,他或多或少是了解这首诗的。而这首诗我记得,那应该是我读初中语文课程里学习的内容。

暑假过后,给孩子解诗的时间安排在了晚上临睡前。有时候是给孩子讲解诗,有时候是和孩子一起背诗。这种由孩子提议,略带小竞争意味的轻松小游戏,让孩子乐此不疲,沉醉在主动学习的氛围中。

从会背的古诗一个手数得过来,到如今几乎能够背出近百首古诗,短短几个月时间,我欣喜地看到了在孩子身上的变化。而这些所有的变化,都源于有效利用了孩子的碎片时间,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在玩中,在聊天中,在游戏中积累了文化知识。

有人说,孩子记得快,也忘的快。但是我相信,同样一首诗,若干年后再学习,有过记忆的孩子一定会比信息空白的孩子学习得更高效,了解得更透彻!


儿童健康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