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骂孩子是无能的表现
也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
传统中国式的棍棒教育,已不适合现在教养孩子的主流。身为成年人,比儿童更具理性思考的能力,心智更成熟,更有自我控制力,在管理个人情绪上能做到收放自如。
家长不应该,把自己因不满等产生的负面情绪间接转嫁在孩子身上。负面情绪引发焦虑、烦躁,甚至是抑郁。在消极情绪的驱使下,容易对孩子做出失控出格的行为。
其实,孩子甫一出生,就是完整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只不过很多时候大人总是“自以为是”把成人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儿童天生的敏感性,就决定了他们能够在情感上与父母共通,感知父母的情绪变化,他们也有自我反省能力和教育能力。只是因为心智发展的原因,并不能跟上父母期望或者说要求的速度。
家长应该尊重儿童作为人,作为个体的尊严。在处理孩子问题时,不要被一时焦急的情绪蒙双眼。
怒意当头时怎么办?
遇到十分恼火的事情要凶孩子,请先学会冷处理。家长应该留给自己充分的冷静空间,也要留给孩子一些反思和自省的时间,等怒意下去,情绪平复,再去以理服人,跟孩子就事论事的讲道理。凡人都需要要空间,凡人都需要互相尊重。
失手后如何减少孩子心理阴影?
当教育孩子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肢体暴力或言语暴力的行为时,家长应第一时间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诚恳的道歉,事后积极沟通。跟孩子认错没什么不好意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这个过程中既安抚了孩子,又能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
索达吉堪布曾在著述中有言,真正的人生智慧即:想一想,再生气,缓一缓,再行动。愿各位父母在育儿道路上不断修习,磨炼心性,终成佛系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