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

这个细节很伤孩子,家长知道吗?

这个细节很伤孩子,家长知道吗?

她家的宝宝是个娇气的小公主,一点小事都会眼含热泪,按小晴的话说:我的暴脾气啊。

不能总对女儿发火,在女儿肿着红眼泡时,她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你生的,不能吼叫,要温和,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孩子以后的样子。

给自己半分钟时间变脸,小晴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蹲下身子:“宝贝,怎么了?”

小晴女儿三岁时,我们一起去听幼儿园的试读课,孩子们一起玩玩具变成抢玩具。

有的家长很强势:放下!

有的家长:谁让你抢的,家里没有啊,又……

有的家长:你再抢一个试试,我把你的玩具都扔了……

小晴的回复:这么多的玩具,不要抢了。妈妈讲的小熊和小猴的故事,好朋友间是一起分享的,你们是好朋友,一起玩玩具。

一场世界大战各种尖叫在妈妈们的努力下消弭了,别的小朋友脸上或沮丧或愤怒,小晴女儿脸上带着微笑,离园时主动帮老师把玩具收拾好。

老师对小晴的女儿刮目相看,其他家长又把小晴的女儿当模范。

我知道,小晴的育儿秘诀不过是,她把女儿当成成人来交流,心平气和的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陪伴孩子,少一些指挥,多一些引导,不要用过分的管控让孩子失去成长的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有三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2到3岁的时候。称“宝宝叛逆期”。

宝宝叛逆期和青春叛逆的特点不同,家长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对待孩子。

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通常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

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也特别需要尊重,是平起平坐的尊重,他们不喜欢被指挥,被使唤,因此你叫他往东他往西。

如果这个时候,胡乱指挥他,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他会在两个极端摇摆不定:“要----不要,行----不行”,有的宝宝还很难接受新的事物,没有吃过的食物,没有穿过的衣服等他都不要。

两岁多的孩子已经完全能够听明白大人在说什么,在大人表示愤怒的说反话时,孩子是能听明白的,孩子心里也是很愤怒的,是你叫我这样做的,我就做给你看。

这种情况下,大人更生气了,孩子也不开心。

如果这个时候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表现为孩子不听话,不断的闹腾,而家长,也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更加生气,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意大利幼教专家蒙特梭利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两三岁期间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

更容易成为心里健康、独立坚强的人,

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

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孩子表现出反抗精神是发展判断力和独立能力的好时机,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正直、善良、诚恳、上进的孩子,那么就从小开始培养吧。

孩子总是容易犯错,引导很关键。

首先从家长做起。不说反话,有事儿说事儿,只对事不对人。

两三岁孩子的思想在慢慢的成型,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对错观念。她们更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胜于严厉的指责和批评。

孩子之懂事与否,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父母之教育,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

给孩子说反话,会影响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孩子犯错后,坚决不说反话,只说哪错了,为什么是错的,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胜过一切。

其次,弄明白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说话。

两三岁的孩子最不喜欢看到父母易暴易怒的样子,她们更愿意接受的交流方式是平等公开。

做错事不可怕,关键点在于明白孩子为什么犯错。

儿童心理学显示,两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尊严。

大人觉得孩子是闹事儿,不懂事。站到孩子的角度,也许只是觉得自己丢面子,不好意思。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学学管理学里的“建立同理心”这门课。在亲子关系里,我们也要学会建立同理心。站到两三岁的孩子的角度和位置上去思考他做的事情。

偶尔也要采取冷静的态度,不理睬。

孩子闹的太厉害也是需要冷静的,给孩子一个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反思一下,哪里错了。

哪怕闹腾得再厉害的孩子,在冷静一会后,稍微有点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他就忘记了。很多孩子甚至不用父母去管,冷静一会自己玩的更开心。

小孩子独立性特别强,他们更愿意自己独立去做事情。

两三岁的孩子可以在安全范围内让他独立的去完成他愿意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去玩、去尝试、去理解、去品味他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妈妈得有正确的态度。

不因孩子过度调皮而暴躁的怒骂,不因孩子沉静不语而眉头紧皱,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天使。

最好的教育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语言正面教育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

说反话有时候比体罚更可怕,而妈妈用温和可亲的态度、循循善诱的语言来帮助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孩子虽小,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朋友。

用对待朋友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每一个孩子希望得到的。哪怕他们做错事情,也是成长的过程。

两三岁的宝宝就像地上刚刚冒出嫩芽的绿植,需要阳光和雨露,又不需要过多的肥料,只要时间够长,空间够大,一定能够枝繁叶茂。


儿童健康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