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警告
“看着点,别烧着你。”
“小心,别让车撞到你!”
“别往那儿走!你想摔下来吗?”
“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的。”
(孩子可能有的反应:世界太可怕、太危险、我怎么能管好自己,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7.控诉
“你们俩别叫了,你们想对我干嘛?让我犯心脏病吗?”
“等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这有多烦人了。”
“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
(孩子可能有的反应:我感到内疚、我害怕、她病了,是我的错、谁会在乎这些?)
8.比较
“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做完。”
“丽丽举止多优雅,她从不用手抓东西吃。”
“你怎么不像别人那样穿衣服?他的发型、衣服都很整洁。看起来很舒服。”
(孩子可能有的反应:也爱别人比爱我更多些、我恨丽丽、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9.讽刺挖苦
“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
“今天就穿这个——紧身衣配格子裙?你今天会得到很多夸奖的。”
“这就是你明天要带到学校的作业吗?也许你的老师能看懂你写的天书,我可看不懂。”
(孩子可能有的反应:我不愿意被嘲笑,她真讨厌、我觉得被羞辱,被否定、为什么还去努力呢?我要想办法报复她、不管我怎么做,都不会赢、我很愤怒)
10.预言
“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
“你就这么自私。没人会愿意和你玩,你不会有朋友的。”
“你就会抱怨,从来不自己想办法。我看十年后,你还得为同一个问题在那抱怨。”
(孩子可能有的反应:她说得对。我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会让他们信任,我要证明他错了、这没用、我放弃了、这是命中注定的。)
如果你是孩子,对这些话有什么样的反应。也许你也想知道,别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很明显,同样的话,不同的孩子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分享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技巧一: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反例: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
描述:厕所的灯还开着呢。
分析: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应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去做。
技巧二:提示
反例:谁喝的牛奶,不放回冰箱吗?
提示:孩子,牛奶不放回冰箱,会变质的。
分析: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技巧三: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反例:我一再和你们说穿上睡衣,你们就知道在这儿玩。你们答应好看完电视就穿睡衣,我怎么没看出来你们有什么动静!
简单的词语:孩子们,睡衣!
分析:这种情况下,多说不如少说。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技巧四:说出你的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
反例:你到底怎么回事?总是让纱门开着!
说感受:纱门开着,让我很烦,我不能让苍蝇在食物上飞来飞去的!
分析: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注意: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技巧五:写便条
有的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
这五个技巧让我们学会鼓励孩子合作,并且不留下负面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