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10-20分钟
目的:即使宝宝还无法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也可以为以后英语的引入奠定基础。
1-3岁视听结合这个阶段的宝宝好动,专注力短,但是对声音非常敏感,可以辩别不同声音的细小区别,对不同的声音充满了求知欲。
该怎么教?给孩子播放童谣或动画片,鼓励孩子跟着画面内容动手蹦跳,模仿动画说唱。看完视频之后,可以和孩子玩一些与动画内容相关的互动游戏。闲暇时还可以和孩子玩看物品说英文名称的游戏,比如妈妈举起叉子,宝宝快速说出“folk”。
建议时长:每天20-30分钟,可分段进行
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语感和理解力。
注意: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专注力长短,分隔时间段,比如以一次5分钟为分隔长度,一天4-6次。
大人要有耐心,尊重孩子好动的特点,如果孩子一开始不喜欢,就不要要求孩子跟读,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兴趣。
3岁之后,孩子专注力变长,对字母有了浓厚兴趣,听熟悉的童谣时即使不看视频,也可以按照视频内容手舞足蹈,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甚至可以跟着视频歌曲,含糊的跟唱,或者清楚蹦出一两个简短的单词,说明孩子已经基本内化了视频内容。这个阶段最好以句子简短的绘本阅读为主,并辅以海量听力输入。
该怎么教?这个阶段可以学习英文字母了,让孩子熟悉26个字母和熟悉的单词。和孩子一起制作单词卡片。选择一些句子稍长,但句型简单或文字押韵的英文绘本,最好每天读一本英文绘本,在语境中帮助孩子积累词汇,为小学阶段的听力阅读打基础。
建议时长:每次30-40分钟,每天1-2次
2 双语宝宝厉害在哪里?培养双语宝宝好处很多,相信想这样做的家长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比如:
无论作为家长你看中的是哪一点,这都会成为你和宝宝在辛苦的学习之路上的动力。
辛苦?是滴,这篇文章并不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速成贴。培养双语宝宝,真的需要家长们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更需要宝宝的配合。“台上”两分钟,台下十年功。速成哪能培养出屌炸天的娃!
3 宝宝混说两种语言不好吗?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家长能让孩子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中,孩子便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某种语言。但是同时学两种语言,会造成混淆,从而妨碍宝宝的语言发育吗?
1两种语言混说不代表混淆有学者认为,婴儿出生后的几天时间内,大脑就能分辨多种语言的区别,尤其是那些差异很大的语言,比如中英文、或法日文。宝宝有一定双语基础后,可能会出现两种语言混说的现象,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大脑无法分辨两种语言。
2为什么宝宝会两种语言混说?
一种语言的词汇量不够,借用另一语言词汇使用
故意这样用,因为更喜欢另一种语言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两种语言混着用,是不可避免的,并没有任何害处。随着宝宝两种语言的词汇量都增加了,两种语言接触得都更多了,就不会经常混用了。
3双语宝宝学说话会比较晚吗?很久之前曾有研究发现,双语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略有延迟,但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那些研究设计的漏洞。换句话说,过去的那些研究结果不可靠。
4 最好什么时候开始双语启蒙?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启蒙永远都不会太晚。有专家指出,开始培养双语宝宝的最佳时间是0~3岁,这时孩子正在学习母语,他的大脑更开放,也更灵活。在这个时期,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信息存储在大脑的同一区域。
5 如何给宝宝磨耳朵?有些妈妈说自己英语不太好,觉得没办法帮助宝宝学习英语。其实,即使是”英语烂“的爸爸妈妈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甚至连一点儿英语都不懂的爷爷奶奶,也可以打开有声故事、英文儿歌、动画片等网络资源,给宝宝创造双语环境。虽然这个方案可能不够完美,但做就比不做好,做多就比做少好。
磨耳朵就是为了达到英语语音输入的积累。儿歌、韵律诗、动画片、绘本音频都属于磨耳朵的素材。妈妈们可以有选择地给宝宝精听或泛听。
1不同素材磨耳朵方式不同2量变引发质变磨耳朵不是一个速成过程,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才会达到质变。但家长们应当注意的是,一定是有效的量变才能引发质变。
下面的行为如果是你正在做的,就赶紧改正吧,这些都是无效的输入呢:
给孩子磨耳朵,最重要的就是先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不要心急,别人家孩子喜欢的,不一定适合自家的。在磨耳朵初期,家长的精力更多的应该花在给孩子寻找合适的资源上。
6 学习需要坚持学习语言不应该成为任务。但是,在开始让你的宝宝接触第二语言时,确实需要主动培养,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










